close

  □記者張渝文首席記者陳曉東攝影
  閱讀提示|昨晚11時30分,經歷了兩天一夜的“兼程”,丹江水水頭流入位於新鄭市觀音寺鎮喬戶村的新鄭閘門,期盼已久的“南水”終於要開始它的“潤綠(城)”之旅。再過約一個月,鄭州市民就能喝上甘甜的丹江水了,鄭州也將成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上“喝水”最多的省會城市,屆時,乾渠內蓄滿水,相當於多了一個中型水庫。
  背景丹江水漲,中斷的充水試驗重啟
  今年是近60年來丹江口水庫入庫水量第二少的年份,持續偏低的丹江口水庫水位,曾引發社會各界對今年是否有水可調的質疑。而原定在6月初進行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充水試驗也因為水位過低,被迫以黃河為界,分為南北兩段。
  黃河以北乾渠的充水試驗於6月5日開始,從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的濟河節制閘起,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古運河節制閘止,全長近500公里。所用水源來自多個水庫、河流。而黃河以南的情況卻不大樂觀,一直推遲至7月3日,才開始首次充水試驗。原本計劃該段試驗起於南陽淅川縣的陶岔渠首樞紐閘,止於鄭州市的須水河節制閘,長約447公里。但很快,由於丹江口水庫的水位才勉強達到“自流”標準,充水試驗被迫中止。
  直到9月中旬,漢江流域雨量增加,9月16日,丹江口水庫水位更是升至150.29米,這是自去年大壩加高工程通過驗收後首次突破死水位,入庫流量更是高達10400立方米/秒,9月20日,陶岔渠首的水位已經達到153米。在此背景下,黃河以南段的充水試驗再次啟動。
  重啟的還有人們對南水北調的信心,長江水利委員會副總工程師金興平公開表示,丹江口水位升至155米不成問題,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今年有水可調。
  惠鄭州
  “喝水”最多,一年5.4億立方米
  為何大家對水頭的到來如此興奮?“南水”既“試”,綠城潤澤,很多人不知道,鄭州其實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經過的第一個省會城市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年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。分配給河南用水量為37.7億立方米,占中線調水總量的40%,是受水區中分配水量最多的省份。河北、北京、天津則分別是34.7億立方米、12.4億立方米、10.2億立方米。而在河南,分水最多的城市當數省會鄭州市——也是中線工程中“喝水”最多的城市。
  據介紹,南水北調分配給鄭州的總水量為5.4億立方米,輸水管線總長約97公里,這個長度幾乎可以繞鄭州一圈。在鄭州境內,共設置7座分水口門,分別向新鄭市、中牟縣、鄭州航空港區、鄭州市區、滎陽市和上街區供水。其中,向新鄭城區供水5000萬立方米、中牟縣城2740萬立方米、鄭州航空港區9400萬立方米、鄭州市區29520萬立方米、滎陽城區5840萬立方米、上街城區1500萬立方米。
  由南到北多了一條清水走廊
  數字顯示,南水北調在鄭州段的投資每年可拉動鄭州市GDP增長0.42個百分點。
  此外,按每5萬至10萬元投資創造一個就業機會估算,工程在建期每年為鄭州增加了近萬個就業機會。
  鄭州段總乾渠水面寬約60米,水深7米,除了清水渠的相伴,渠道兩側還有4至8米寬的防護林綠化帶,總占地平均寬約140米。鄭州市將增加水面700萬平方米、林帶160萬平方米,屆時也將成為鄭州市的一道別樣風景,市民周末休閑時將會多個清爽的去處。
  鄭州段乾渠沿鄭州東南方向,穿過鄭州南部,向鄭州西北方向而去,鄭州市將形成從東南至西南到西北三面環水、綠色屏障沿線而行的壯麗景觀。通水後,鄭州由南到北增加了一條“清水走廊”、“綠色長廊”,而且有利於打造並形成以南水北調為紐帶、南北方向的黃金旅游線路,形成我省新的旅游熱點。
  南水北調乾渠上建設跨渠橋梁41座,它們都沒有往渠里的排水口,全部利用橋面的坡度自然排水,以免雨水混入南水北調乾渠,污染城市飲用水源。橋梁為城市增添風景。
  倒計時
  再過一個月,丹江水到咱家
  “南水”要進入綠城千萬百姓家,水廠尤其重要。鄭州市要建設相應的供水配套工程,新建和改造配套水廠10座。目前,河南省內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最大配套水廠劉灣水廠已於7月31日提前投用,主要為南三環以南、中州大道以西、嵩山路以東區域居民供水。
  現在日供水5萬立方米的劉灣水廠待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後,將切換為丹江水,日供水能力達40萬立方米。
  不止劉灣水廠和鄭州南部居民,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共向鄭州配額供水約119萬立方米/日(含航空港區),除劉灣水廠、航空港第一水廠外,鄭州柿園水廠、白廟水廠也將部分使用南水北調水源,而與南水北調沿線其他城市中“停留在規劃中”的水廠相比,鄭州的水廠都已投用,這意味著,鄭州市民將第一時間喝上口感甘甜、水質優良的丹江水。距離這一天,倒計時或許只有一個月。
  疑問
  “南水”能否為鄭州解渴?
  “南水”入鄭後,是否能解得了綠城的乾渴?今夏,鄭州遭遇城市供水緊缺,最高時日供水缺口達到20萬立方米。而據專業測算,鄭州市2015年的日用水量約為157萬立方米,到2020年將超過195萬立方米。
  目前,鄭州市供水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和黃河水,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及全國水平的十分之一。由於缺水,不得不超量開采地下水,一些縣(市)地下水位下降了80多米,漏斗面積不斷擴大。
  “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之後,鄭州段渠道常年保有上千萬立方米水,相當於一個中型水庫的蓄水量。不僅可以有效調節沿渠周邊小氣候環境,增加降水量、凈化空氣,而且在豐水年還可回補超採的地下水,給子孫後代留下安全的水源。”鄭州市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,屆時,鄭州市區的供水能力將突破130萬立方米,可有效解決城市供水緊張的難題。鄭州市民的飲用水將改為優質的丹江水,而黃河水將作為景觀用水和灌溉水源,不僅能緩解農村的乾旱問題,鄭州的水域景觀也將獲得充足水源,城區河道將重現碧波。
  下轉A05版
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,沿線河南分水最多,在河南,鄭州分水最多。中線一期年均調水95億立方米,其中:河南用水量為37.7億立方米,占40%;河北34.7億立方米;北京12.4億立方米;天津10.2億立方米;
  鄭州分水5.4億立方米,其中:新鄭城區5000萬立方米;中牟縣城2740萬立方米;鄭州航空港區9400萬立方米;鄭州市區29520萬立方米;滎陽城區5840萬立方米;上街城區1500萬立方米。  (原標題:一個月後,鄭州市民嘗丹江水甜頭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c31ichby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